《价值》读后感
前言
《价值》已经读完了,这本 500 页的书记录了作者张磊和张磊所创办的「高瓴」投资集团的心路历程。回想起阅读这本书之前,我一直以为这是一本讲经济、金融和投资的书籍,但书的第一章讲的却是作者自小的经历,从经历为起点,再到投资的哲学和价值的本质。深入浅出,将价值的本质和人生、经济、投资、产业等结合起来,为读者演绎了「价值」的魅力。
我欣赏作者的前瞻性,通过对价值本质的思考和探索,寻找创造价值的星星之火;通过对行业的深入和研究,形成不可阻挡的燎原之势。这些都离不开贯穿作者整个人生的理念:「长期主义的道路」、「做时间的朋友」、「与伟大的格局观者同行」和「守正用奇」。
那么,结合这些核心理念,谈谈我的感受。
长期主义之路
「把时间和信念投入能够长期产生价值的事情中,尽力学习最有效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标准,遵循第一性原理,永远探求真理」是作者对「长期主义」的定义。在当下的这个浮躁和快节奏的时代,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诱惑,有太多的人沉醉于短期和及时的满足,而忽略长期的价值。这导致大多数人更愿意去做短期能产生价值的事情,尽管这样的事情往往伴随着风险和竞争。而长期主义之路则是放眼于长期的收益,相比于直截了当的短期收益来说,更像是在「另辟蹊径」,更长的路径会伴随着更多的可能,路走的越长,就越难被复刻,积累的也会越来越多,使得你的付出与时间形成复利关系,源源不断的发挥价值。
长期主义的道路不是一条路走到黑,也不会一帆风顺,我们无法在一开始就预见许久之后的路,所以在我看来,长期主义的核心并不只是坚持和努力,更重要的是不断探索长期主义的方向,只有时刻保持一颗探求真理的心态,不断去挖掘长期主义道路的未来,在道路的分岔口做好每一次选择,才是一条长期主义道路的最佳护城河。
那么,究竟怎么做才叫长期主义之路呢?
站在我们每个人的角度,长期主义之路可以是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。往大了说,工作就是一条长期主义之路,生活也是。往小了说,一个习惯,一个想法都可以是一条长期主义之路。
拿工作来说吧,有些人会做职业生涯规划,来解决未来工作的各种问题,职业生涯规划就是长期主义之路的路。然而据我的观察,大多数人无论职业生涯规划做的多么严谨,多么完美,多么适合自己,最终发展结果和职业生涯规划匹配的人始终是少数。计划是真的赶不上变化,职业生涯规划之所以不是很准确,并不是因为制定规划本身不对,是因为缺乏「变化」。在这条规划之路中,最重要的则是中途如何调整,如何选择。所以一份真正可以指导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,将会一直和自己相辅相成,随着自身的认知变化、能力变化、问题变化、状态的变化,不断改进,让自己和规划共同保持着进步。
做时间的朋友
与「长期主义之路」一样,做时间的朋友鼓励我们做事应从长计议,以长期收益为首要考虑方向,不能被眼前的短期利益所误导,权衡短期、中期、长期的价值,并找到其中的平衡点,让自己的目标与时间同行。
与伟大的格局观者同行
「选择与谁同行,比要去的远方更重要」,一个伟大的格局观者的魅力是无穷的,他们拥有超强的洞察力、同理心和执行力,能够保持初心、保持进化,能够从现象看本质,从转瞬看趋势,很多卓越的企业家和领导人都具备这些特质。在我们身边,这样的人总是极少数,他们不断散发着光芒,能以开放的心态和敏锐的思维去面对事物。正是因为有了他们,才有了向往的远方。所以,提升自己,让自己也变得卓越,如果可以找到他们,并与他们同行,是一件很酷的事情。
「夫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」,哪怕是一名伟大的格局观者,也有所长短。要成为他们,并不是需要完全具备所有优秀的特质。在这些优秀的特质中,我认为最核心的特质就是同理心了,同理心虽然人人都有,但一颗强大的同理心又特别稀缺,那怎么定义同理心的「强大」呢?我认为一颗强大的同理心可以让你保持头脑开放,理解现象、理解伙伴、理解需求、理解问题,以客观的视角去做选择和判断。我们常说,选择比努力更重要,而一颗强大同理心正是做选择时最需要的心态,它才是做「选择」最有用的技巧,让选择更接近真实。
守正用奇
「以正治国,以奇用兵」出自于老子所著的《道德经》,告诉我们治国要正,用兵要奇。在《价值》这本书中,作者也将「守正用奇」贯彻到整个高瓴的投资思想中,守住「价值」(正)创造的根本,用「不寻常」(奇)来帮助企业创造价值。
于我们个人来说,我认为「守正用奇」中的「守正」可以理解为遵守那些“正”的原则,「用奇」则理解为用更新颖、更有效的思路来解决问题。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,要守的正可能有很多,从社会层面的法律法规,道德品质,再到自身层面的不忘初心。用的奇更是数不胜数,每一次决策,每一个方案,每一盘游戏,每一行代码,都是在用奇招制胜。所以,我想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是:让我们一直坚守住“正”的东西,不要因为一时的私利而改变他们,同时保持一颗好奇心,不断去探索充满变化又价值满满的“奇”路。